增额寿、年金险中的复利和单利利率是怎么算的?IRR是什么?

2024-01-09
2024开年,降准降息预期继续升温,10年期国债刷新4年来最新低点,从2023年末的2.7%快速降至2.53%左右。

相比之下,可以锁定终身复利利率3%甚至更高的增额终身寿、年金险等产品可太香了。也正因此,越来越多人开始“存款搬家”。


这个时候,我想奉劝各位的是,储蓄型保险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,一定要结合自身的需求、预算来合理安排。

同时也要擦亮眼睛,看清楚产品的真实收益,不要被代理人误导买错了产品,比如来找我咨询的这个客户。


在朋友那里投保了一份头部险企的年金险,算下来主险15年满期收益竟然只有0.5%!

而对比我推荐的产品,15年已达到3%左右的收益了!真的匪夷所思…

为了让更多人买对、买到好产品,今天分享一下储蓄险中所说的单利和复利是怎么计算的。

单利和复利的概念

单利,即投入本金产生利息,利息不会再度产生利息。

举例:如果你的本金是10万,单利为年化2%,那么每年你将获得2000元利息。

复利,是本金和利息共同产生利息,也就是“利滚利”。

举例:如果你本金是10万,复利为年化2%,那么第一年你的利息为2000,第二年的利息就为2040。

复利的计算

我们常见的增额终身寿、年金险、万能险等都是采用复利计算的。

复利的计算公式为:


举例:

一次性趸交10万,持有5年,现金价值增长到12万,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倒推公式,就可以算出复利约等于3.71%。

但实际上,很多保险是分期缴费的,而且后期可能采取灵活领取(比如增额寿/护理险等)、固定领取(比如年金险)等方式,这样怎么计算呢?

这种包含了时间价值的收益率,叫做IRR,也就是内部收益率。

常看我文章的朋友,对于IRR应该不陌生。

举例:

35岁女性,投保某款增额终身寿,选择5年交,每年交费10万。

第15年末保单现金价值为71万2640。

此时IRR是多少?

这里我们借助excel,把年度和对应的数值都填好,支出填负,收入填正。



在任意一个单元格输入公式“=IRR(现金流,预估值)”,就可以计算出结果为2.76%。


这就是内部收益率,你也可以试试计算一下自己持有的理财产品的IRR是多少。

单利的计算

单利看似简单,但复杂情况下计算颇为复杂,也争议较多。


单利的计算公式为:


举例:

银行买入一笔三年期定存,本金10万,最后拿到了本息和共计10万8260,那单利就是8260÷(10万x3)=2.75%。

但这个公式不能套在保险产品上,因为保险产品的交费、领取规则比较灵活,导致每笔本金持有的时间并不一致。

今天主要计算两种情况:

1、期缴,一次领取

同样是35岁女,投保某款增额终身寿,每年交10万,交5年,然后在第15年末选择退保,领取账户现金价值共计71万2640。

此时,第1笔10万块钱持有了15年,第2笔10万块钱持有了14年,以此类推,代入上边的公式计算出单利为3.27%。


增额寿如果中途不做减保领取,那么都是这种计算方法

2、期缴,多次领取

还用上边的例子,假设第10年末45岁时减保领取了5万,第15年退保领取账户现金价值65万2417。

此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领取金额,算一个平均持有期。



第10年末领取的5万持有期为9年,第15年末退保领取的65万2417持有期为15年。平均持有期约为14.6年。

此时再套用之前的公式即可算出单利约为3.22%。

如果觉得单利计算复杂,还有一种就是直接用复利转换单利,相对会简单很多,虽然算下来和加权法单利数值略有出入,但差距并不大,完全可以作为选择储蓄险的参考。

网上有很多类似的小程序,大家也可以直接借助他人做好的工具来辅助自己决策。不管是强制储蓄,还是给子女存教育金、给自己存养老金,都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选到适合自己的理财险~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